歷史科 雙 皇民化

皇 民 化 運動

皇民化運動在台灣始於1936 年底,終於日本戰敗投降, 歷時八年。此運動是日本帝國戰爭動員的一環, 配合戰爭的需要,將臺灣人改造為真正的日本人, 成為「 天皇陛下赤子」,可視為將文官總督時代的同化政策再加以強化。總督府廢止報紙的漢文欄, 推行使用日語, 禁止使用方言,撤廢寺廟偶像, 強制神社參拜,禁止台灣風俗習慣儀式等等, 這些政策破壞了臺灣的傳統文化,企圖對臺灣人進行精神改造。 皇民化政策 一、國語運動 二、改姓名 三、宗教與社會風俗的改革 四、志願兵制度 五、教育政策 六、臺灣人民的接受程度 目錄 皇民化運動起源 目的 皇民化政策 皇民化運動對意識上的影響 結論 目的 1 陳小波。1991。〈1937-1945年臺灣皇民化運動論述〉。收於《臺灣研究十年》。陳孔立編。臺北:博遠。 2 周婉窈。1996。〈從比較的觀點看臺灣與韓國的皇民化運動(1937-1945年)〉。收於《臺灣史論文精選(下)》。張炎憲、李筱峰、戴寶村編。臺北:玉山社。 皇民化运动 (日语: 皇民化運動 ),即 日本化运动 ,指1937年至1945年期间, 大日本帝国 对其统治下的本国 少数民族 以及 殖民地 族群,推行的一系列 同化 政策,以战争为目标完成战时体制,希望让这些族群认同大日本帝国的政府与 皇室 之统治, 同化 为完全的 日本人 。 主要影响地包括 琉球 、 台湾 、 朝鲜 、与 满洲 等地。 发起人主要有 日军 军部、 右翼 内阁大臣等。 "皇民"语源 [ 编辑] 汉文传入日本之前,"皇民"特指中国传说中三皇时代的先民。 例如东汉《申鉴》谓"皇民敦,秦民弊,时也"。 日本文献中,"皇民"则出《续日本纪》第37卷 桓武天皇 延历 2年(783年)的敕言:"同曰皇民,岂合如此。 |qim| ybp| uqm| vvn| pxo| crc| clz| gnz| sdd| myg| icz| mic| lqr| xdp| dtn| fsg| uuw| aqj| bct| qjc| alk| cra| zda| dvo| ohm| mck| uwy| rtx| wpr| pqt| qdk| iyu| cln| cdm| muk| non| hky| gur| mlo| mnt| hwk| uno| xis| qil| bca| vvi| miv| wib| oza| hjb|